藝文專區

以刺繡描繪一座「永無島」-朝 露 ● 你好藝術

  • fb  
  • 撰文|王鈴雅、攝影|陳儷云

     

    一個品牌的誕生:在夜市遇見島主

     

      一座隱身在基隆夜市裡的「永無島」,是島主朝露的刺繡品牌與工作室。她十三年以來以家為中心,作品保持著像彼得潘(Peter Pan)永無島(Nerverland)的童心、純真與樸實,讓刺繡布料創作遠離代工的傳統模樣。

      出身基隆的朝露,離不開基隆,也不想離開這個最愛的家。2003年,朝露成立自己的品牌「永無島刺繡工作室」,從到擺攤,到各地參加市集開始,漸漸在打開知名度,特殊的手繪刺繡風格深植人心,近五年來透過訂製、展覽、課程,「永無島」品牌也漸上軌道,在穩定中成長。工作室也從家中二樓鐵皮屋,搬遷到基隆夜市的老屋五樓,在繁華的夜市巷弄裡,工作室有著朝露個人專屬的低調寧靜、樸實無華,這一路走來,更讓朝露發現自己對「家」的依戀。

    朝露的永無島工作室一隅。當初因為藝術家王傑和太太的介紹,一起合租了位於基隆夜市內的五層樓老房子,大夥工作之餘一起吃飯、聊天!

     

    自稱拾荒老人的朝露,將在各地撿來的老件家具重新整理、修復,佈置成「永無島」工作室。

     

    朝露偶而在工作室開班授課,和學生一起聊天、創作。

     

       朝露在基隆菜市場水果攤長大,市場裡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流、叫賣攤販都是她從小熟悉的環境,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文青咖」。被父母半推半就去學機械製圖的她,畢業後也順其自然地在工廠、工地等一般公司行號上班。然而,工作的前幾年,朝露經歷了所有可能發生厄運和低潮,最後在任職公司突然惡性倒閉後,當時身為單親媽媽的她,上有二老、下有三小,騎著摩托車,望著著紅綠燈,不禁質疑老天到底要如何捉弄她?於是,朝露決心離開狗屁拉雜的職場,回到家裡尋找人生的下一步。

    朝露的手繪刺繡抱枕。朝露的作品常出現披著紅披風的主角,她就像朝露,就像小飛俠一樣,一直勇往直前地飛翔。

     

     

    家的力量:在日常,找到實現夢想的可能

     

       一個女人為了父母、小孩,為了維持家的運作,選擇在家裡做女紅貼補家用,似乎是在平常也不過的事情,於是朝露就這樣平淡的家庭日常中,創造了曖曖內含光的「永無島」。2004年朝露離開職場,回到基隆學拼布、縫紉,那幾年也正值「手作市集」的興起,因此,朝露開始固定帶著自己的刺繡小物,到台北誠品敦南店店門口擺攤,當時在市集賣出了第一條圍巾的興奮至今難忘,但也免不了三不五時拔腿狂奔躲警察的緊急時刻。隨著刺繡作品風格越來越成熟、鮮明,除了台灣全省走透透參與大小市集之外,更隨著CAMPO等文創市集把「永無島」帶到了北京,而不管在哪裡,朝露的作品常常是一天就全數銷售、供不應求。雖然到各地寄賣、設櫃、文創育成等各種合作邀約不斷,但堅持手作、無法代工速成的朝露,在嘗試幾次不同的合作後,為了品牌的品質,也為了那一群從一開始就支持永無島作品的朋友,近年來幾乎不再擺攤、寄賣,也不再接受製作大量規格化商品的要求,決定以最舒適自在的一人工作室型態,在生活和生存、創作與商品之間找到了平衡。

    五年前,朝露搬到工作室後,也在工作室完成《家˙繪本風刺繡雜貨》的創作與撰寫,讓大家對刺繡、布料創作有了新認識。

     

      永無島成立十三年來,2011年開始擁有獨立工作室,也出版了《家˙繪本風刺繡雜貨》,法文版更在今年六月問世。雖然直到今日,家人親戚們眼中朝露,大部分還一直以為她在從事繡學號、改褲子等家庭代工的工作。但對於朝露而言,這又何妨呢?也無須特別解釋了。這麼十多年的堅持和努力,讓現在的生活與工作達到得來不易的平衡狀態,不僅三個孩子都平順地長大了,彼此也緊緊地繫一起,甚至成為她創作靈感的一部份,支持她無後顧之憂地實現了她自己的夢想。對於家人而言,太多的解釋與說明倒不如全家安平相聚在一起的力量;至於家以外的花花世界,對朝露而言,已經沒有太多吸引力,比起當年同期手作品牌快速設櫃、開發各類相關副產品、大量複製商品的選擇,朝露選擇獨自在享受發想圖案的過程,或邊聽廣播、看電視邊作刺繡,緩緩地一筆一畫、一針一線地做著,或是到布店挑選合適的材料、到書店透過閱讀尋找靈感的日子,才是一個手作品牌最重要的日常。

     

    樸實手感:圖繪與刺繡的結合

     

       永無島的品牌形象是獨特而鮮明的,有別於一般刺繡、拼布以甜美的風格、多樣的技巧為主要訴求,朝露特別結合單線刺繡、布繪、貼布三種作法,也特別講究棉麻布料、手繪的粗糙樸質的觸感,讓作品散發出低彩度的溫暖,成為永無島最迷人的風格。然而這充滿手感、自然樸實的品牌風格,與朝露人生的經歷與生活息息相關,也如同朝露本人的爽朗、自在與幽默。「永無島」源自對家庭與生活的真實,因此三個孩子小毛、毛妹和阿牛常常成為靈感的來源,化身成圖案的主角。當一切捨棄了矯揉造作的精緻感,拋棄規整繁複的傳統女紅,作品自然而然也就呈現出最簡單樸實的樣子。

    朝露結合單線刺繡、手繪、貼布,創造出屬於永無島獨特的風格。

     

      對於朝露而言,整個創作的過程,最喜愛的就是一開始發想圖案、手繪草稿的時刻。朝露雖然沒有上過正統的繪畫訓練,但當年學機械製圖的青春歲月,其實也留下了獨特的手感,透露出工業用具的孰悉與喜愛,因此朝露的作品常出現各種燈具或生活器皿。在布料上一個小小的圖案,彷彿就能賦予鈕扣、杯墊、袋子、衣服等布料品另一新生命,也將自身對於物件的情感,透過針線和手繪的線條,深深地交織在布料作品上。

    朝露作品常出現的貓小姐和朝露本人其實有幾分相似。

     

      朝露的工作與生活是無法分開的,生活的喜愛都將成為工作的養分,因此荒井良二、李瑾倫的插畫繪本作品、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甚至漫畫、日劇都是朝露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的生活調味,或是到樓下鄰居王傑一起吃飯聊天,談談也都是。此外,朝露也定期在《Cotton Friend》作採訪專欄,透過採訪生活職人,也打開生活的觸角。身為一個以手作品牌的資深前輩而言,親近文字能帶來許多能量,讓自己和品牌作品十幾年來都能堅持著心中理想的模樣。如今「永無島」模樣,是當年朝露斷然決定,回到家為出發點,勇往直前、不斷取捨但珍惜後的狀態,雖不完美但是一座童心、純真與樸實的永無島。

     

     

    ----- 延伸閱讀 -----

    家的記憶|朝露個展|繪本風刺繡衣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