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專區

坐上時光機,回到心中的童年 ─ 邱東瀚 專訪

  • fb  
  •  

    採訪│陳儷云 / 李育萱  2016 – 09 -01

     

     

     

    腦內小劇場真實上演

     

     

    在邱東瀚的秘密基地中,有許多幻想故事透過物件佈置,真實呈現在我們眼前,透過物件陳列,觀賞者和物件的互動,產生情感連結,進入想像,是一連串的療癒過程。邱東瀚說:『向觀賞者介紹作品的時候,這個物件激起觀賞者的回憶,有所共鳴,這對觀賞者來說就是一種治療,同時,創作者也被治療了。』因此他的創作總是開放讓觀賞者觸摸,自由陳列、重新擺放,透過觸覺、視覺,以及畫面重新再造,對公仔玩具的情感投射,使得每一次創作和不同對象,都能形成不同的情感對流,不斷產生新的意義,因此具有生命。

     

    東瀚說:『作品不需要永遠完美的、不可褻玩的存在,因為這些美感需要技術、需要時間的累積,並非人人都能做到,但創作最美的是那個初衷,那個童心未泯的純真動機,因此東瀚希望透過觀賞者和物件的互動的流程,能夠一再激起那些珍貴的初衷。』

     

     

    參觀邱東瀚的工作室,可以看見許多的復古玩具、舊家具、布料,以及許多老招牌與裝飾品,他善待這些充滿歷史與故事的創作素材。

     

     

    『陳列創作加上攝影技術,以及電影分鏡的思考,讓每一個視角都看見不同的風景,看見更多故事在物件安排之間…』東瀚談到創作技術,因為目標是讓觀者融入情境中,加以陳列場景可從多個視角欣賞,因此他以拍電影的手法,來思考每一次的陳列創作,同時運用攝影技術,記錄每一次陳列變化,提示觀者也能透過親身與物件的互動,創造出不一樣的故事。『就像每個人小時候玩玩具一樣,用公仔、物件來演出腦海中的劇情…』東瀚期待觀賞者能在他的創作中,一起回到純真童年。

     

     

    邱東瀚經所蒐集的創作素材,在他的巧思設計下,成了一幕幕的舞台劇,讓觀者忍不住猜想接下來的故事情節。

     

     

    回到純真年代,你我的童年都還存在

     

     

    玩具、公仔,是一種容易讓人投射情感的物件,因為每個人都曾走過童年,擁有孩童時期的回憶。當一個創作者完成作品時,很多時候是沒辦法說明背後的創作理念,創作與呈現的過程,創作者自己得到療癒,欣賞者產生共鳴的同時,也被這個流程所療癒。東瀚說:『就像我蒐集這些玩具公仔,在這個過程中彷彿回到我的童年時期,很純真,很真實的開心,然後透過陳列這一個故事情節,我抒發了心中的感情,自己得到療癒,同時一些觀賞者或者買家,也被感動,或喚起一些情感記憶,也得到了安慰。』曾有一位患有憂鬱症買家,經常透過網路跟東瀚買復古小汽車,為了得出門匯款,憂鬱症狀漸漸舒緩。這位買家給東瀚很大的鼓勵,他明白整理這些舊貨古童玩的過程,可以讓自己和別人都得到力量。

     

     

     

    人寄託情感在物品上,當善待物品的同時,就是保存了一段記憶,一份情感。

     

     

    南北貨的經營方式,讓創作材料源源不絕

     

    東瀚將『鐵打童年』作為他物件蒐集創作的中心思想,『鐵打』指的是執著的精神,而『童年』則是不管什麼年齡的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孩,希望獲得生活最純真的快樂,純粹的自在,讓人走進情境,回歸童年狀態。東瀚到處蒐集創作材料,除了自己的創作,也透過自行建立的平台跟其他的創作者交換。邱東瀚從小在新竹城區的老字號南北雜貨行『南記商社』長大,對過去長輩南貨北賣、北貨南賣的生意模式耳濡目染,因此也用同樣的精神在蒐集創作材料,同時讓這些材料流通,讓每一位創作者可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創作材料,在多樣化又低價的材料選擇之下,自然也讓東瀚以及和他交流的創作者,都能擁有更大的創作空間。

     

    『過去我專做佈置、策展工作,跟創作者互動,透過陳列裝飾設計,幫助藝術家展現作品,所以創作者就是我的作品。過去我的工作就是做材料銷售和策展,但自從我有了孩子之後,我發現賺錢這件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想讓孩子知道如何過更快樂的生活,從休閒、興趣中找到謀生的資源,也得到快樂,在生活中把價值表現出來。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到處拜訪創作者,開始感覺到自己的不足,於是花了三年的時間專心的去念了一個學位,研究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東瀚談到在他的材料蒐集事業上面,看到了整個文創產業。創作過程是療癒自我,創作結果是療癒他人,因此一旦開始創作就產生了價值。為了將整個價值鏈建立起來,他從創作初期所需要的材料著手,為創作者整理、尋找適合的材料來源;同時也參與策展規劃,成為一位全方位的創作者。

     

     

    邱家的南記行,陪伴新竹人度過每一個平凡幸福的日常生活,東瀚謹記著家族經營南北貨的精神,繼續將這個理念發揮在他的創作事業中。

     

     

     

    東瀚在老工廠裡蒐集整理老物品,讓這些素材能夠重生,甚至成就更多藝術創作。

     

     

    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

     

    東瀚的碩士論文主要探討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文化是時間長遠,具有深度厚度的本質;而創意是瞬間爆發,具有影響力與時代性的,如何將兩個看似矛盾的名字撞在一起,還要形成一個產業呢?東瀚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將卡拉OK,作為一個可以代表台灣的文化創意項目,我們可以回頭去找卡拉OK的起源,跟台灣社會發展、社交活動流行趨勢、台灣傳統戲曲、隨時代流入台灣的音樂風格…等等有關係,透過卡拉OK這項娛樂活動,我們更加認識自己所在的文化系統,將文化底蘊作為創意發揮的起點,可以讓『卡拉OK』產業有源源不絕的變化方式,活動更加精緻,也就形成產業進步、豐富的動力。』東瀚談到自己的創作如何體現『創意+文化』,同樣也是用文化作為基礎,挖掘其中的精神,再加以精緻化、發揚光大。『在蒐集舊物、材料的過程,其實是具有深度的,可以從這些物品身上看到很多時間的痕跡,同時也看見台灣的文化,傳統的、流行的都有,是可被記錄的事;但要將這些物品重新組合、搭配、裝飾,要如何透過故事來說明精神與價值,卻又非常需要創意。』東瀚心中的理想,還是能和更多的創作者一起,營造出健康的文化創意產業,讓美好的事物源源不絕地出現在生活之中。

     

     

    運用這廢棄、老舊物重新整理陳列,喚醒藏在泛黃相簿的童年,長時間在各地市集、活動中擔任策展人的邱東瀚,交到許多朋友也受到許多肯定。

     

     

    ----- 延伸閱讀-----

     

     

    南記 商社有限公司 ─ 鐵打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