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專區

跳島舞蹈節:新竹跳 ─ <五天日常編舞>

  • fb  
  • 2018新竹舞蹈節<跳島舞蹈節:新竹跳>將於11月5日至18日於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新竹鐵道藝術村、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東區樂齡中心等地舉辦,由驫舞劇場團隊策展,以「跳島舞蹈節:新竹跳」為主題,「人人練舞功」為核心,邀請新竹人一起跳一下。跳島舞蹈節以培養專業人才、培養觀眾與拓展當代舞蹈觸及率為目標,規劃一系列演出、展覽、講座與工作坊,邀集15位跨世代、跨領域之舞蹈家首度齊聚新竹--古名伸、田孝慈、余彥芳、吳建緯、吳郁嫻、吳素芬、林祐如、陳彥斌、彭丞佑、黃懷德、簡晶瀅、董怡芬、鄭伊雯、Sabung Pinang、Shai Tamir,加上三組團隊--認真練舞中、竹北高中溪畔舞團、成功國中體育班,激盪當代舞蹈可能性。

    至2017年為止舉辦五屆之<風中舞影>系列活動,為台灣先行之地方舞蹈藝術節,在厚植區域舞蹈社群、開發舞蹈觀眾上已略有小成;為貼合當代舞蹈趨勢、擴大舞蹈藝術節之擴散層面與觸及率,本年度更開地方舞蹈節風氣之先,由藝術成就屢獲肯定之台灣代表性舞團「驫舞劇場」擔任藝術節策展團隊,發揮其於舞蹈領域之專業與策略觀點,<跳島舞蹈節:新竹跳>結合「風中舞影」所累積之地區資源,企圖開發出兼重美學呈現、專業人才培育與觀眾開發之新型態舞蹈節。

     

    11月18日將於文化局演藝廳呈現<身體我的名片>演出,15組藝術家,每人15分鐘,以講演、舞蹈與對話「遞名片」,介紹自身舞蹈經驗,引領觀眾進入當代舞蹈的世界;11月16日至17日,芭蕾舞蹈家吳素芬與街舞舞者吳郁嫻,編舞家陳彥斌與董怡芬與成功國中田徑隊的同學們在新竹文化局國際會議廳演出<串一起跳舞>,芭蕾碰上街舞,田徑遇上現代舞,不同質地之身體碰撞,呈現前所未有的舞蹈可能性。11月13日至17日則由黃懷德、林祐如、余彥芳、田孝慈、Shai Tamir年輕世代編舞家於新竹鐵道藝術村呈現<五天日常編舞>,每天八小時,一共五天,以類展覽形式呈現編舞家的日常工作情形,配合導覽說明,展現舞蹈產出的過程。講座則以<身體跨界-你所不知道的舞蹈>為主軸,探討編舞家的青年焦慮、舞蹈與性別、舞蹈和體育,以及驫舞劇場的藝術策展理念。身體工作坊<你在新竹跳舞了嗎>將安排於文化局舞蹈教室、新竹市內藝文空間等地舉行,讓參與者體驗動身體的樂趣。

    「新新竹,新幸福」的根基在於累積城市的文化與歷史,<跳島舞蹈節:新竹跳>是一個在新竹市內不同場域空間發生的新型態舞蹈節,也是豐厚城市文化、共同創造城市歷史的一次嘗試。

     

    <五天日常編舞>

    編舞是安排身體在空間當中變化的一門藝術,以編舞家的想像作為出發,空間可大可小,可裡可外,可以室內,可以室外,舞者可多可少,可以是人類,也可是非人類。編舞,可說是一種「秩序的創造與規劃」,包括人的身體,動物的身體,物件的身體之間的關係,編舞主要任務在於「表達已知以及探索未知的人類感受」。一般來說,編舞就是發明新的跳舞方式,或者是把舊的跳舞方式以新概念呈現。

    11/ 13 ~ 11/17 期間,由編舞家進駐於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將完成呈現編舞家工作的模樣,透過觀看和座談,讓民眾更能感受舞蹈表演的魅力,同時也開放小學、中學、高中、大專院校預約參觀,每天開放11:00-12:00 ,  14:00-15:00 兩個時段,每時段預約參觀人數上限為40人,團體預約可與編舞家進行座談,透過對答讓參觀者獲得更深刻的理解與體驗。

    即日起預約講座專線:03-562-8933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