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專區

「 創意殺戮中 - 小熊篇 」 展覽專文

  • fb  
  • 撰文攝影|陳奕揚 2019-08-25

     

     

     

     

    這次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很難得的,將駐村藝術家展覽舉辦在多功能教室;選定這個空間,正是它平時為親子家庭最愛的地方之一,「 創意殺戮中 - 小熊篇 」是王家妤在村內的首次個展,身為兒童美術教師的她,用壓克力繪畫了十五張連續性的小方形畫作,以童趣繪本的風格、描述了個性率直加上愛搗蛋的自己,在這個社會中闖蕩的部分經歷。

     

     

     

     

     

    走入寬闊的多功能教室內,一排半斜木桌圍成弧線、高度剛好適合大小朋友一同觀賞,卻又好似監視面板般的陳列著故事的每個片段。

     

     

     

     

     

     

    第一張故事桌開頭以鮮明的粉橘黃三色的珠光背景拉開序幕,訴說著故事中女巫與公主的供需關係:以紅蘋果象徵現實世界中的錢財為女巫所有、而公主則對物質生活有所嚮往,獲取紅蘋果的想像是如此的光鮮亮麗。

     

     

     

    來到第二張故事桌,原有的閃亮色彩消失了、一路從鮮明的綠轉為深暗的藍:女巫與公主握手達成了協議,公主負著包袱進入了一間冒著濃煙的工廠之內,愉快的與工廠內的小熊們畫圖作樂,直到約定好的報酬 ── 紅蘋果,與想像中有了偌大的不同。

     

     

    故事的註解文字中正在此處加入了韻腳,童趣畫風、朗口韻腳強烈對比了這段現實的劇情,凸顯象徵著社會中求職應徵所遇到的工作契約、勞動報酬的認知落差,在在顯示出勞資之間權利的不平等。

     

     

     

     

    在紅蘋果的落差打擊之後,第三張故事桌拼起了一條長長的生產鏈:公主不斷吐出空白的畫布,生產連上的小熊們依著步驟製作出一幅又一幅相同的畫作,女巫則是透過註腳文字催促著生產鏈的工作、以及不斷暗示著紅蘋果的誘惑。成堆的廢棄小熊、頹坐變色的機器熊則隔離在另一張黯淡小方塊之中,公主終於意識到自己在追求紅蘋果的途中,讓小熊們逐漸成為不正常的樣子。

     

     

    這時我們終於知道小熊們,乃是現實生活中的畫室兒童,依照刻板的樣圖繪製與評圖考試套路,被訓練成印畫工一般遵循規則,而無法創造獨特的機器。創作者不僅在控訴著勞動福利的不友善,更揭露了體制的循規蹈矩扼殺了孩子們的創意思維。

     

     

     

     

    在意識到這一切不對勁的公主開始省思、嘗試把眼光放遠,卻發現五湖四海的地圖中各處都可能有紅蘋果,或許不必再聽令於女巫的指令與剝削,於是她又負起了行囊開始了尋找紅蘋果的旅程,最後一張的畫框,色調回轉為美好的粉色,臨走前小熊向公主揮別,並告訴她大家會等待公主的回歸。

     

     

    替資本家勞動生產,並不是換取生活的唯一途徑,地圖中各處的蘋果,意指多種選擇。我們不必自囚於惡劣的環境之中、或許放下才是改變的開始,最後一張粉色窗框則埋下伏筆使人好奇.......。

     

     

     

     

     

     

    究竟公主是否向許下承諾回歸?因為在最終張的小熊,五官反常的消失,使得疑雲四起。有的話,會是把小朋友帶離那個環境?或是帶回這個體制的解方?或是公主其實並沒有回應小熊們,而是選擇遺忘小熊們的記憶?離開可能僅是自己的解脫?

     

     

     

     

     

    或許觀看這檔展覽,小朋友們有疑問、大人們也會想發問,在這個親子的互動的空間裡,大家都正在學習如何溝通、開始反思、嘗試想像。我們是否在追尋夢想的路途中是否出現盲點?我們有沒有落入這個體制的共犯結構?或許紅蘋果跟光鮮亮麗的物質本身就是一個陷阱?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疑慮,不見得樣樣都有解答,但是提問和溝通將會是最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