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專區

Little Stab 張群個展

  • fb  
    1. 場次1:
    2. 日期:2019-10-04 ~ 2019-10-23
    3. 時間:10:00-18:00(周一休館)
    4. 地址:新竹市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新竹市花園街64號)
  • 存入行事曆


  • Little Stab
    駐村藝術家 張群個展



    創作自述

    約莫從日本的江戶時代(1615-1868)開始發展起來的刺し子 (Sashiko),是一門補強破損的衣物並且增加其保暖性的手縫刺繡技法,據傳其如米粒般大小的針眼是在模仿地上的雪;ぼろ(Boro)則是形容重複修補拼湊起來的布料,起源於無法種植棉花的寒冷地區,在那裡人們能取得的只有保暖性不佳的麻布,於是便用此種方法去一層層疊加出禦寒的衣物,再將它們代代傳承下去。

    隨著時間的演變,這些實用功能導向的方法逐漸轉向強調其裝飾性和藝術性。之後更在市場的運作下,依傍著侘寂美學,形成一類可被消費的靈感。原本的文化奠基、歷史背景和情感意義相對不被重視,淪為流於表面的物品。


    兩個面向/ 重複與勞動

    在沒有正統學習的狀況下,我開始依樣畫葫蘆地練習這一門技藝,使用專門的刺子繡針線,和一件與繡線顏色雷同的衣服,兩者皆非傳統的藍底白線;接下來沿著衣服版型將它拆解成一片片的布料之後,再移除拷克(固定布料邊緣的線)和品牌標誌,使它退回可被穿著前的狀態,同時也失去了身為商品的價值。

    這一件被穿了五年的舊上衣本身就是生產線(mass production)的產物,我認為生產的進程可被視為一種重製(copy),這件衣服就是眾多複製品裡的其中之一。而用平針技法在這些布上縫滿繡線,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再將它縫回一件衣服的過程是在消耗時間,也是累積時間。

    複製包含了行為本身(徒具形式的外表與重複的動作)以及物自身(衣服的拆解與重組)。然而在這裡,付出的勞動力無法保證能以時間計量成可交換的價值,此再製行為也並非試圖回到原先的商品狀態,而是一種勞動異化(alienation of labour)的對立,且藉由實踐的過程將腦中的想法外在化並不斷釐清和思考後得到的結果。



    展覽時間:108/10/4-10/23 (10:00-18:00)
    展覽地點: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小賣店